在编译原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一本本课程教材接踵而至,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名书”。编译领域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龙书,20年后终于出新版!这是一个延绵30年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龙书的传奇!最新版本,增添三章节内容,使龙书地位更权威! 1977年,Alfred V. Aho 和Jeffrey D. Ullman 出版《Principles of Compiler Design 》,封面是一名骑士和一只恐龙,因此第一次被人称为龙书,但因为那条龙是绿色的,所以称为绿龙书。过了9年,1986年,原来的两位作者加上Ravi Sethi, 升级了前一本书,书名改为《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封面依然沿用骑士和恐龙,那头龙是红色的,因此被叫做龙书二或者是红龙书。又过了一个9年,又一个9年,编译领域的巨无霸--龙书始终都没有升级。终于在2006年年底,龙书升级了。作者又增加了Monica S. Lam,名字沿用《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封面依然保持恐龙和武士的设计,但这次的龙是紫色,因此叫做紫龙书。
本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编译器设计方面的重要主题,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定义和语法制导翻译、运行时刻环境、目标代码生成、代码优化技术、并行性检测以及过程间分析技术,并在相关章节中给出大量的实例。与上一版相比,本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涵盖了编译器开发方面的最新进展。每章中都提供了大量的系统及参考文献。本书是编译原理课程方面的经典教材,内容丰富,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编译原理课程的教材,也是广大技术人员的极佳参考读物。Alfred V. Aho是哥伦比亚大学的Lawrence Gussman计算机科学教授。 Aho教授多次获奖,其中包括哥伦比亚校友会颁发的2003年度Great Teacher奖和电子与电器工程师协会的Jonh von Neumann奖章。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以及ACM和IEEE的会员。Monica S. Lam是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她曾经是Tensilica 的首席科学家,并且是moka5的创建者和首席执行官。她领导了 SUIF项目。该项目开发了最流行的研究性编译器之一,并首创了很多在工业界得到应用的编译技术。Jeffery D.Ullman是Gradiance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Standford大学的StanfordcW.Ascherman计算机科学(名誉退休)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数据库理论、数据库集成、数据挖掘和利用信息基础软件的教育技术.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的院士,ACM的会员,并且是 Karlstrom奖和Knuth奖的获得者。